问题 | 商业贿赂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商业贿赂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1、商业贿赂涉嫌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行贿数额不满1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②向3人以上行贿的; ③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④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发现他人实施商业贿赂行为怎么办? 1、发现他人实施商业贿赂行为,可以可直接向检察机关举报。 也可以通过人民检察院设立的“举报中心”,将有关材料移送检察院查处。 2、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 (1)隐蔽性非常强,表现形式多样化。 商业贿赂是一种人所共知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追究,贿赂过程往往十分隐秘,基本上都是行贿、受贿双方“一对一”进行,既没有旁证也没有书证、物证。同时,由于受贿方和行贿方都能从中获取各自的利益,行贿方通常都不主动向司法机关举报。如我局破获的应城市某化工企业高管受贿案,就是行贿方以劳务费、补贴的名义给予该化工企业高管财物。因此可以看出,商业贿赂案件同贪污、挪用公款等案件相比,明显具有发现难、突破难、认定难的特点,隐蔽性非常强。 (2)行业特点鲜明,发案领域广泛化。 从全国范围来看,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短缺、垄断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管理不够规范的部门、行业和领域,往往容易成为商业贿赂的高发部位。过去商业犯罪多发生在企业等经济部门,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向权力容易商品化的部门不断蔓延,以往较少发生贿赂犯罪的教育、农业等部门,此类犯罪也在不断增多,且已经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犯罪领域日益趋向广泛化。 (3)窝案串案突出,犯罪人员复杂化。 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呈群体性趋势,行贿人向多人行贿的窝案、串案大幅度上升。从我局破获的商业贿赂案件来看,违法犯罪涉及的人员较多,成份复杂,既有领导,也有中层干部及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而且连续作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是连续几年都送给个人财物。 任何人都不得出于任何的理由,就向国家的工作人员行贿,否则有可能会构成行贿罪等的罪名。而一旦罪名成立,有可能会被判刑。公民发现他人行贿之后,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在举报的时候,需要提交相关证明他人确实实施了贿赂等行为的证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