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人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故意伤人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1、故意伤人涉嫌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故意伤害案件可以和解。 因民间纠纷所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故意伤害纠纷发生之后,受害者首先需要接受治疗,然后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伤情鉴定的请求。一旦专业机构给出的鉴定报告显示伤情为轻伤以上,那么就是受害者已经接受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一方支付的赔偿金,也已经谅解了对方,故意伤害行为人,也依旧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故意伤害他人犯罪吗? 1、故意伤害他人不一定犯罪。 根据伤害情节、伤情不同,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见义勇为或者是正当防卫情形下的不构成犯罪。 2、判断故意伤害他人是否构成犯罪,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1)故意伤害,是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殴打行为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并非绝对,而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脸肿的后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损伤。但这种行为都不属于犯罪,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处罚。 (2)需要指出,有时殴打行为与伤害行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例如拳打脚踢,有时只造成轻微疼痛或一点表皮损伤、皮下出血,有时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死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甄别行为人的行为的性质呢?不能仅以后果为标准,则不能简单地认为,造成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死亡结果的就是故意伤害罪,而没有造成伤害的就是一般殴打行为。 (3)而应符合全案情况,考察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因素,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伤害他人,还是只出于一般殴打的意图而意外致人伤害或死亡。司法实践中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凡是打一拳、踢一脚造成后果的行为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任何人都不得实施可能会损害到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若是导致对方受伤,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被认定为是故意侵权,且被侵权的一方受到的伤情为轻伤以上,那么侵权的公民可能会因为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