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判决后怎么解决拆迁纠纷?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行政诉讼判决后怎么解决拆迁纠纷? 当事人的房屋拆迁纠纷对行政裁决不满的,可以进行行政诉讼。但是行政诉讼有个前置的条件,行政裁决后对其裁决结果不满意的,可进行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满意的可依法进行行政诉讼。 (一)起诉。起诉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6个月内起诉。 (二)审查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7日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三)答辩。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四)开庭。宣读开庭秩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 (五)作出判决。 (六)上诉。对于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收到判决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七)开庭审理或书面审理。 (八)判决或裁定。依法改判或裁定撤销一身裁定、维持原判决或裁定、裁定发回重审。 (九)申诉程序。 二、征地拆迁纠纷原因包括哪些? (一)征收程序存在违法现象,征收地块未经有权机关审批即开始征收程序,或是存在不张贴征收公告等不透明行为; (二)补偿安置的标准不依法制定,未经审批或听证,致使补偿标准明显不合理; (三)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房屋产权证明缺失,征收部门以此降低补偿或者强拆房屋时有发生; (四)补偿协议签订不明确或是签订后不依约履行,致使拆迁后续纠纷发生。 如果和拆迁人没有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且还没有政府的拆迁裁决的话,到建设部门申请拆迁行政裁决。如果和拆迁人已经达成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觉得不公平,可以到法院民事庭提起民事诉讼,提拆迁合同纠纷。如果和拆迁人没有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有政府的行政裁决的话,既可以申请上级部门或本级政府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到本级法院。 在拆迁纠纷的处理中,实施拆迁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首先和被拆迁人之间协商处理,如果是协商不成的,被拆迁人还可以向实施拆迁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在经过行政复议前置程序之后,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遇到违法拆迁律师怎么处理纠纷? 被拆迁人遇到违法拆迁的,可以搜集相关的证据,之后通过报警、提起行政诉讼、向相关部门投诉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维权时,可以委托律师介入。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行政诉讼判决后怎么解决拆迁纠纷,答案是可以按照法定的行政诉讼的流程处理,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是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行政相对人只需要承担一部分的举证责任。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