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指定监视居住的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强制措施 |
解答 |
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分为两种情形: 1、监视居住作为取保候审的补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能缴纳保证金,从而在客观上不能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2、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即符合逮捕条件,具备5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由此,监视居住替代逮捕措施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1)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因素,实行羁押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2)是基于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监视居住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 (3)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为了避免超期羁押,实行监视居住。 第一个方面体现对有特殊情况的人的关照和对人权的保障,也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后两个方面体现出及时惩罚犯罪和实现国家刑罚权的要求。 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监视居住最长期限是6个月,超过6个月后,当事人可申请解除监视居住措施。 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的,办案机关应该变更强制措施。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指定监视居住的条件有哪些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