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不可抗力可不可以要求赔偿 |
分类 |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
解答 |
一、拆迁不可抗力可不可以要求赔偿 房屋拆迁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不能要求赔偿。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二、不可抗力因素认定 1、不可预见性。 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可不可以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 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 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 2、不可避免性。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 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 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 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间性。 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 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所以房屋拆迁造成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另一方不能主张赔偿,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拆迁不可抗力可不可以要求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