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过错作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对于侵权行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区别故意和过失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意义是较大的。 因为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一般与损害程度密切相联。 侵害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对受害人所产生的精神损害有轻重之别,因此在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将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节。 侵权人侵权的具体情节不同,可以反映出侵权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和社会危害性大小的不同。 对受害人来说所造成精神损害肯定有所不同,应区分不同的情节,确定不同数额。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在有些情况下尽管采用极其恶劣的手段,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可酌情减少赔偿金的数额。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对于侵权人而言,如果其侵权行为获利较多,可酌情增加赔偿金数额。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视侵权人经济能力的不同,酌定不同的赔偿金数额。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是确定赔偿金的重要因素。 可视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不同,酌定该地区赔偿金的数额。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所以无效婚姻造成受害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主经精神赔偿。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