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一、身份证的历史身份证,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2]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鱼袋是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 ,古代身份证如此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连皇帝都敢骗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有的会在身份证上特别注明伪造和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如明朝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从宋代开始,腰牌成为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古代的帝王宫殿门禁森严,朝廷军政臣吏、皇帝国戚以及当差行走即使可以出入也须持有出入证,腰牌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历朝历代腰牌的质地、款式、规格、铭文等虽有所区别,但"通行证"、"身份证"作用却是相同的。腰牌正中刻有一方篆体印纹,目前仅识出右半边“长寿”二字,推测是吉祥用语。当时的宝船厂和现在大连的航母制造基地一样,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得随意走动。没有这类特别身份证根本进不去的。至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录入身份信息时,有时还会写上“单位”什么,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警示语。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在现代考古中不时被发现。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清代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截至2014年3月7日全国只有800多张重号的身份证。二、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公民在办理下列事务,需要证明身份时,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证:(一)选民登记;(二)户口登记;(三)兵役登记;(四)婚姻登记;(五)入学,就业;(六)办理公证事务;(七)前往边境管理区;(八)办理申请出境手续;(九)参与诉讼活动;(十)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十一)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十二)办理个人信贷事务;(十三)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十四)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十五)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十六)提取汇款,邮件;(十七)寄卖物品;(十八)办理其他事务.除公安机关依法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可以扣留居民身份证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或者作为抵押。三、居民身份证的国家标准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的规定。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公民身份号码》主要内容如下:范围该标准规定了公民身份号码的编码对象、号码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使每个编码对象获得一个唯一的、不变的法定号码。编码对象公民身份号码的编码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结构和形式1.号码的结构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2.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3.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4.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5.校验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地址码(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北京市|110000,天津市|120000,河北省|130000,山西省|140000,内蒙古自治区|150000,辽宁省|210000,吉林省|220000,黑龙江省|230000,上海市|310000,江苏省|320000,浙江省|330000,安徽省|340000,福建省|350000,江西省|360000,山东省|370000,河南省|410000,湖北省|420000,湖南省|430000,广东省|44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海南省|460000,重庆市|500000,四川省|510000,贵州省|520000,云南省|530000,西藏自治区|540000,陕西省|610000,甘肃省|620000,青海省|630000,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台湾省(886)|710000,香港特别行政区(852)|810000,澳门特别行政区(853)|820000大陆居民身份证号码中的地址码的数字编码规则为: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生日期码(身份证号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例如:1981年05月11日就用19810511表示。顺序码(身份证号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校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中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四、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长期四种。16岁以下的,发给有效期为5年的居民身份证;16周岁至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10年的居民身份证;26周岁至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20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证件有效期限从签发之日起计算。如某人1949年9月20日出生,1984年35周岁时申领居民身份证,签发日期为1984年12月31日,他属于26至45周岁这一年龄段,证件有效期限属于20年这一档次,到2004年12月30日有效期满。查验或检查时,应对照检查证件有效期限与持证人年龄,签发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五、居民身份证的办理流程:证件申领和制发的基本程序是:公民应当自年满16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申领手续,要交验居民户口薄、本人照片,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纳证件工本费。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在对公民申报材料与本人户口登记项目内容核对无误后,将办证信息传输报送上一级公安机关制证。六、申请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条件在前往办证时,应携带居民户口薄、两张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现场采集相片)和原申领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在办理手续时,要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协助工作人员准确核身份证登记项目,并交纳证件工本费。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户籍证明
户籍证明,一般是指“集体户”的居民,需要户籍资料时,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可打印户籍证明。一般常住居民凭户口本可对外办理各项事宜。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