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依法通过承包而取得的对农村土地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我国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问题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分类 | |
解答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解释》是中国最高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法律解释,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和内容 第一条: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者在承包期限内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相应土地的权利。 第二条: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包括土地权属、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二、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和变更 第三条: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包括新承包、续承包、转承包和承包合并等方式。 第四条:承包经营权的变更包括承包期限、面积、经营方式、合同转让、继承等。 三、承包经营权的保障和限制 第五条:国家保障承包经营权,并规定承包者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合理经营、保护土地资源、保持土地承包稳定等。 第六条:承包经营权受到限制,包括不得转让、抵押、出租、拆分等。 四、承包经营权的终止和补偿 第七条:承包经营权的终止包括合同期满、撤销、收回等情况。 第八条:承包经营权终止后,应当给予承包者相应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生产设施补偿费等。 五、承包经营权的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政府部门应当对承包经营权实施监督和管理,维护承包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六、承包经营权与其他权益的关系 第十条:承包经营权与其他权益的关系包括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等。 七、附则 第十一条:本解释所称“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等组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