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分类
解答

一、概念

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其因犯罪行为而造成的物资损失的人,是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方。

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范围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并在刑事诉讼中提出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是:

  1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具体包括:(1)因犯罪行为直接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他们往往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但在有些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也可能是另外的人。(2)刑事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如果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的人,那么,他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有权维护其物质利益,为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3)死亡的刑事被害人的近亲属。即死亡的被害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也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2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因犯罪行为直接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可以由自己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 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为了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

三、范围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凡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以及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提出赔偿请求的,可以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具体包括:

  1、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作为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而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在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在被害人已死亡的案件中由于当事人的死亡,其诉讼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均归于消灭,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而其民事权利又需要有人主张,因此,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专门规定其近亲属可以起诉。近亲属的范围为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一般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因此,由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民事权益。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相关词条

  • 原告人

    原告人,是指在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中,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要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自己给付金钱或者履行一定行为或义务的个人或组织。

  • 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务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到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经济方面的赔偿。

  •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刑事案件中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在法律上的称谓。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

  •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依法富有赔偿责任并被司法机关传唤应诉的一方当事人。

  • 共同原告

    所谓共同原告,是指在共同诉讼中,原告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或者同一种类,法院必须或者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况。

  • 原告

    在民事方面,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