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递延资产 |
分类 | |
解答 |
![]() 递延资产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或支出,但不会立即在当期中计入成本或费用,而是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中逐步分摊并计入成本或费用的资产。其法律解释主要涉及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递延资产应当是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耗费,但不能立即转化为货币或货币等价物的资产。递延资产的计量应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并按照合理的方法,按照预计的经济效益期限分期摊销。 在税法方面,递延资产的计算、处理和确认,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中,递延资产的摊销计算应当符合税法规定的相关要求,摊销期限不能超过合理的预计经济效益期限。递延资产的摊销是企业所得税抵扣的一种方式,能够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总之,递延资产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概念,需要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合理计算、摊销和确认。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