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怎么去确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分类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解答

一、怎么去确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

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亲自实施与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

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的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什么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独立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负责。

但是,这一规定的成年人指辨认识别能力正常的成年人,对于辨认识别能不足的成年人则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归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另外,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表明其已经具备成年人的辨识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因此也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但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除外;

二是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认识别能力,法律应当允许其独立实施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两类:

一类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接受赠与等。

另一类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8周岁的儿童购买学习用品等。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怎么去确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2: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