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下班途中出车祸怎么处理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纠纷 |
解答 |
一、下班途中出车祸怎么处理 下班途中出车祸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并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造成残疾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出车祸后的处理流程怎么走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1、小碰撞私了:用手机拍下对方驾驶员外貌衣着,以及拍下车辆牌照和碰撞受损部位,到路边双方自行商讨私了。 2、小碰撞报保险:发生碰撞后不要移动车辆,到路边拨打保险公司电话和交警电话,等待交警和保险公司到场处理。 处理交通事故的原则是优先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再报交警和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是根据交警定责进行处理的,所以交通事故可以只报交警而不报保险公司,但无法只报保险公司而不报交警。 报了交警处理事故的流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将会及时赶赴现场,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会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对于上述情况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走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警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三、车辆注销后车怎么处理 车辆注销后车进行报废处理。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车主的年龄达到最高使用年限或者因事故等原因办理报废的车辆时,需要携带行驶证、牌照等证件来办理。如果办理车辆注销手续时,发现行驶证、牌照等遗失的,可以填写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驾驶人的身份证等来办理补牌证手续。如果车辆在达到报废年限后,也可以自行处理,但是不能被交警队发现,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车辆报废的流程有: 1、准备资料: (1)机动车行驶证 (2)机动车登记证; (3)车辆牌照; (4)单位车辆加盖公章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个人车辆车主携带本人的身份证; (6)事故车辆证明材料; (7)单位车辆在“机动车注销登记申请表”和“报_废汽车证明”上加盖公章(与行驶证户名一致),个人车辆车主人签字。 2、提出申请: 申请报废更新的汽车车主领填《机动车变更、过户、改装、停驶、报废审批申请表》一份,加盖车主印章; 3、受理申请: (1)登记受理岗申请,对已达报废年限的车辆开具《汽车报废通知书》; (2)对未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经机动车查验岗认定,符合汽车报废标准,核发《汽车报废通知单》。 4、车辆解体: (1)车主持《通知书》自行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回收企业将车辆送交解体; (2)回收企业经查验《通知书》后将车辆解体并照相。要求发动机与车辆分离,发动机的缸体应打破,车架(底盘)要割断。 5、办理报废登记: 车主持《变更表》、《XX省更新汽车技术鉴定表》和《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及车辆解体照片,经机动车查验岗核对并签字,回收牌证,按规定上报审批,办理报废登记。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四条,已注册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强制报废,其所有人应当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一)达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三)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四)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对于下班途中出车祸怎么处理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