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偷盗砍伐多少树可以立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偷盗砍伐多少树可以立案? 1、盗伐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以上公安机关一般会立案进行侦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 第七十二条 [盗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 盗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二) 盗伐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一) 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 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 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本条和本规定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林木数量以立木蓄积计算,计算方法为: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幼树",是指胸径五厘米以下的树木。 2、滥伐林木案的立案标准: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滥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2)滥伐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1)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2)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属于"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情形。 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滥伐林木的数量,应在伐区调查设计允许的误差额以上计算。 二、盗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盗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为同时满足盗伐林木罪的主观、主体、客观、客体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犯罪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的森林及其他林木,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不属于《森林法》调整范围的个人房前屋后种植的零星树木,不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个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承包后种植的树木归承包个人所有,但这些林木已构成国家林业资源的组成部分,这些林木同样可作为盗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此外,被盗伐的林木,必须是正在生长着,如果将他人已经砍伐下来的树木偷走,应以盗窃罪定。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及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根据《刑法》第346条之规定,单位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林木不归本人或者本单位所有,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盗伐。 三、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有什么区别? 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的区别包括犯罪客体不通过、犯罪主体不同等。 1、犯罪客体不同。 (1)盗伐林木罪既侵犯国家、集体或他人林木所有权,也侵犯国家对林木采伐的管理制度,直接侵犯两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属于复杂客体; (2)滥伐林木罪主要侵犯国家对林木采伐的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直接只侵犯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属于简单客体。 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1)盗伐林木罪只能出于直接故意,即行为主观上希望通过实施盗伐林木行为,积极地追求发生占有国家、集体或他人林木的犯罪结果,而且还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为目的是确定盗伐林木罪的必备条件; (2)滥伐林木罪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不是构成该罪的必备要件。 3、犯罪主体不同。 (1)作为盗伐林木罪的主体,必须是林木所有者以外的自然人或单位; (2)滥伐林木罪的主体,既可以是林木所有者、承包经营管理者,其他自然人或单位。 若是想要砍伐树木,最好在实施砍伐行为之前先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对于没有获得批准就实施砍伐行为的公民,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构成了砍伐林木罪。如果对偷盗砍伐多少树可以立案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