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税申报谎报后果 |
分类 | 税务类纠纷-合理避税 |
解答 |
一、个税申报谎报后果 个税申报谎报后果会直接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并会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纳税人有少报税或者是不报税的情形,一般会由税务机关追缴少报或不报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会处少缴或者是不缴税款百分之五十或五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纳税人采取欺骗或者是隐瞒手段逃避税款的,那么逃避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款的百分之十以上的就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数额巨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会处相应的罚金。对于多次未纳税,而且也未处理的,就会按累计数额进行计算。 所以,对于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不同的违法情形所存在的处罚结果就会不同,但如果在犯了错之后,而主动的认错,那么是可以从轻处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个税申报后多久能查到 如果是自己使用APP的,是可以马上看到的。 不是APP的情况有两种: 1.如果是单位的办税人员,个税申报完毕后他是可以通过报税软件看到的。 2.如果是职工本人,一般需要等待次月才能看到本月的申报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三、个体户怎么申报个税 1、打开税局网站,输入企业用户名和密码: 2、选择申报缴纳--点击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进行申报,根据企业实际发生业务填写数据,点击提交缴款,即申报成功。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个税申报谎报后果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