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可判多少年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可判多少年

1.本罪适用对象广泛,无论是有一定承担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或是14至16岁的青少年,只要符合其条件,便可视为犯本罪。

但是,请注意,青少年不在承担此责的范围内。

2.从几个方面来看,本罪实际上并未构成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既无任何主观恶意,客观行为也中规中矩,社会危害性更是微乎其微。

同时,对于意外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需要行为人具备一定认知和分辨力。

3.鉴于14至16岁的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阶段,其知识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还存在一些局限。

他们属于限制行为能力者,无法对过失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罪怎么处理

若犯罪分子有意伤害他人,却又不幸导致了他人死亡的事件发生,依照我国刑法规定,需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惩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犯罪分子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过程中,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这便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关系。因此,在法律实践中,应对其进行择一重罪判处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项法律制度所涉及到的对象是具有法定年龄的14至16周岁的青少年群体,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青少年并不包含在这个范畴之内。这项犯罪行为并没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其安全伦理标准、行为准则以及社会危害性都呈现出较轻的状态. 当涉及到意外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时,必须要考虑的一点是,行为人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因为青少年(14-16岁)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法律上被视为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因此他们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2: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