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赔不不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保险索赔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逃逸保险赔不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肇事逃逸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仅会理赔交强险,而不会涉及商业险的补偿。 首先来看交强险部分,根据已有的相关法规,并没有将肇事逃逸纳入到保险公司的免责事项之中。当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选择逃逸时,只要该机动车已经购买了强制保险,那么保险公司就应当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其进行赔偿。 然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的第24条虽然规定了由救助基金垫付相关费用,但这显然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而设立的制度。只有在肇事者逃逸并且无法确定肇事车辆投保公司的情况下,才适用于这项规定。因此,从这条规定中,我们并不能得出保险公司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免赔的结论。 其次,对于商业险部分,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交通肇事逃逸的影响仅仅限于事故发生之后。投保人只需对逃逸行为导致的损害扩大部分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保险人因为肇事逃逸而主张免除自身的全部赔偿责任,这无疑违反了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因此,保险人无权以此为理由来免除自身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最轻怎么判 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最低量刑,通常情况下基于对普通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与逃逸行为的区分,会判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然而,如若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并未逃逸,或者并无任何极端恶劣的情势发生,仅仅涉及轻微的交通肇事犯罪,那么其相应的可能遭遇的刑罚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样相对较轻的处罚。当然,一旦犯罪嫌疑人选择逃离事故现场,那么法律对于其惩治却有着更加严格的规定,即有期徒刑期限基本在三年至七年之间。如果因逃逸而致使他人死亡,那么惩罚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甚至达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对于肇事后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大多数保险公司只会按照交强险的标准进行理赔,而不会涉及到商业险范畴。在交强险的问题上,虽然并没有法律文件明确表明逃逸行为属于免除赔款义务的对象,但根据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设立了救助基金垫付制度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至于商业险方面,逃逸行为仅仅会对事故发生之后的责任认定产生影响,投保人只需对因逃逸行为所引发的损害扩大部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保险公司以逃逸行为作为理由拒绝全额赔偿,这无疑违背了公平、诚信和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也被视为无效的免赔条件,因此,他们并不具备擅自免赔的资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