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利害关系人是指什么 |
分类 |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
解答 |
一、利害关系人是指什么 从法律角度来讲,利害关系人通常是指对诉讼标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或者遭受该影响的特定个人或团体。 这里所说的“直接”和“间接”利害关系是相对而言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在法律程序上拥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可能成为被告的权利; 而相对来说,间接利害关系人虽然无法参与诉讼,但其权益也会受到诉讼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涉及遗产继承的案件中,继承人无疑是与遗产继承问题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他们不能够担任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人,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利害关系人能否申请再审 关于利害关系人是否能够申请再审的问题,法律只赋予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这项权利。 依据现行法规,当上述人士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存在异议时,他们可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交申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此类申诉能直接中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利害关系人是指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