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法定节日有哪些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国家法定节日有哪些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不放假违法吗? 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公布并正式生效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未能按照规定放假并不构成违法行为,然而这无疑是属于违规行为。 由于学生并不属于有偿工作之定义下的劳动者,故其权益不受《劳动合同法》之规制保护。 唯有教师在类似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加班人员,而如果学校未依法支付其应得的加班薪酬,那么他们有权将此事投诉至当地劳动部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学生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学校不放假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机构投诉。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国家法定节日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