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复议 |
解答 |
一、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复议不会影响到行政处罚的生效和执行。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如果自然人或法人对于特定行政处罚决定持有异议,意图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进行救济,在这期间,相关的行政处罚仍然会持续执行,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予以豁免。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不影响行政处罚的执行。 法律另外规定的可以停止执行行政处罚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吗 在行政复议程序进行过程中,行政行为通常不会被终止或暂停实施,然而,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形时,行政行为将不得不暂时停止执行: 首先,被申请方认为有必要叫停此项行政行为;其次,如果行政复议机关也觉得应该暂停该行政行为以便进行深入审查;再次,若申请人提出申请并得到行政复议机关的认可,此时也可能需要暂缓执行该行政行为;最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存在某种特殊情形时,亦可援引法律条文来暂停执行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