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犯罪后精神失常怎么判刑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犯罪后精神失常怎么判刑

关于对存在精神障碍的刑事罪犯之处置方法,我们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原则:

首先,若经鉴定确定其在犯罪行为发生之时,处于无法识别或者控制自身行为的状态,此类罪犯将无需负起刑事责任,然而他们应当受到严格的监管以及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性的医疗措施进行干预。

其次,对于那些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当其精神状况恢复正常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对于那些尚未完全失去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他们犯了罪,可以考虑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后死亡还定罪吗

当犯罪嫌疑人不幸逝世之际,尽管无法对其进行刑事责任方面的追问和处罚,然而,他们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仍需得到妥善处置。所谓犯罪嫌疑人死亡属于法定的无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定状况。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有以下六种情况属不可予以刑事责任追究之列:

首先,若行为性质显而易见轻微,实际造成损害有限,未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

其次,如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

再者,倘若案件涉及特殊赦免令,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此外,若依据刑法规定须由被害人提出控告方能追究犯罪责任,但在此情况下未能提起诉讼或撤回控告;

最后,在极端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亡也是无可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外的情形则是基于其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豁免,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6: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