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向公安机关报案后诉讼时效是几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向公安机关报案后诉讼时效是几年 在刑事案件的处置过程中,报警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然而针对特定罪行的追诉时限却是固定的。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行为经过以下期限后,将会失去被追诉的资格: 首先,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罚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后将不再予以追诉; 其次,当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情况下,经过十年即视为不再进行追诉; 再次,当法定最高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需要经过十五年才允许不再追诉; 最后,在法定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情况下,经过二十年之后才会视为不再进行追诉。但若在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进行追诉的特殊情况下,需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获得核准。故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为刑事案件设定的追诉时效是存在的,时效一旦超过,通常情况下就不能再进行追诉。 此外,这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性质以及其可能适用的最高刑罚作为依据。在时效范围内且证据充分的条件下,公安机关都应当接受并展开调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二、向公安局报案的方式有几种 向公安机关报案的途径包括口头报案、书面报案、拨打电话报案以及强制押送至公安局或者主动投案自首等方式。 其中,除书面报案需要详尽填写报案材料外,其余的报案渠道均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警方在收到报案后,务必要对报案人员展开详细深入的询问工作,同时撰写相应的询问记录。在特殊状况时,也可尝试以短信、微信公众号、各类移动应用程序(APP)、直播互动等多元化的形式向公安机关发出警情报告。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