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分类
解答

一、为什么要实施风险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是制定监管措施的基础。风险评估是针对食品生产供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危害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科学评估,是世贸组织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强调的用于指定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必要技术手段,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和政策的重要基础。

二、什么情况下实施风险评估制度

1、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2、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3、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

4、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三、风险评估的部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四、风险评估后应出具专业性建议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五、风险评估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六、评估结果后综合分析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相关词条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而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此之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 食品安全法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2014年12月25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关于食品贮存和运输、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转基因食品标识等方面内容。二审稿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标识。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