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权抚养权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监护权抚养权区别是什么 监护权之行使主体异同迭现,究其本质乃是监护人对于诸如未成年人及精神病患等缺乏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者和适度民事行为能力者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之监督、守护之身份权限。相较之下,抚养权则是父母对其子女所享有的一项特殊人身权益。关于实行时间跨度,监护权的执行期限可能贯穿终身。而对于拥有抚养权的一方或双方而言,在子女成年以前,他们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然而此种权利在子女成年之际便会自动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权与亲权的区别有什么 亲权与监护权之间的确切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其本质属性而言,亲权主要确立了父母与其未成年子女之间的身份权益,该种权利属于家庭法领域中的重要身份权益;然而,监护权益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中属于身份权益的一部分,但并非是家庭法范畴内的身份权益,更确切地说是处于家庭法之外的一种身份权益,并且是构成我国民法体系中民事主体制度的核心元素之一。第二,就权利主体来看,亲权的行使仅限于父母本人,然而,监护权的权益所涵盖的对象却不仅仅局限于父母本人,其权利范围更加广泛。第三,从产生原因层面分析,亲权关系往往源自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特殊身份关系,这是基于人伦血缘自然形成的权益,而监护权的实现常常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才能得以确认。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