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法院判决书公告期没有公告过期了怎么办
分类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解答

一、法院判决书公告期没有公告过期了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当法院发布公告并经过公示期限后,倘若未能联系到争议方(即当事人),此时可视为公告已依法送达。通常情况下,一审判决须在发布75天之后方可生效;而二审判决则需要在发出60天以后才能确立其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期"是指在一个待定事项被予以最终审定之前,特定单位会采用多种途径向更广泛的社会各界或者相关当事人公开相关情况,以便于倾听各方的观点与声音。在此期间,任何对于公示内容持有异议之人都有权向相应单位进行反映。历时公示期结束之后,该特定单位将会做出针对该事项的最终决断。

《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公告送达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二、法院判决书掩隐罪怎么判

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严厉制裁。若该种掩饰、隐瞒行为导致的犯罪所得价值总额达到人民币十万元以上,或是实施次数超过三次且犯罪所得价值总额累计达人民币五万元以上者,法律规定需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要成立掩饰、隐瞒犯罪的罪名,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素:

1.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

2.主观方面则需要行为人明知其所实施的行为会导致犯罪所得被掩盖、隐瞒,并且其目的在于获取非法利益;

3.在主体要件上,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一般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

4.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进行犯罪调查和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据相关法规,在法院公告公示期限届满之后,如果仍然无法与争议各方取得有效联络,则可以被认定为已成功完成送达手续。请注意,第一审的判决需要经过75日方可生效;而对于二审判决来说,其生效日期则为60日后。在此期间,公告公示阶段通常是指在待定事项得到审慎确认之前,由相关机构进行公开阐释,并倾听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特殊时期。当公示期限顺利结束后,该部门将作出最终而权威的决策决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