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事人申请再审需要哪些条件 |
分类 | 诉讼仲裁-办案流程 |
解答 |
一、当事人申请再审需要哪些条件 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有权申请再审的主体,只能是案件当事人。 案件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或者上诉人、被上诉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及判决其承担实体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亦有权代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对象,只能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 对于没有生效的裁判,可以提起上诉,但不得申请再审。 第三,申请再审应当具备法定的事由。 第四,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规定,可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是原审法院及原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有义务接受。 第五,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即在裁判发生效力后两年内提起。 第六,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原审法院的名称、案由及案件编号,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原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申请再审的具体诉讼请求以及申请再审的事实、理由和法律根据。 同时,当事人提交申请书,必须附上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的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当事人申请暂缓缴纳罚款的时间是多久 在行政处罚中的罚款延期缴纳环节,所能达到的最长期限为两年。这主要是考虑到对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通常设定为两年, 因此,行政机关对于批准延期缴纳的期限,也不应超出该时限。至于具体的延期缴纳期限如何确定,那便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情况,由行政机关进行依法而又合理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七十二条 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 首先,有权申请再审的主体,仅限于案件的当事方或相关参与人。其次,当事人所能申请再审的对象,只限定于人民法院已经作出并生效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第三,任何形式的再审申请都须具备法定的充足理由或事由。最后,为了确保申请程序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必须向相应具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提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