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法定有效期一般情况下为一年。 然而,这一年数是从有关人士明了或者有理由确认其权益遭受损害之日开始起算的。 在劳动关系持续的情形下,由于工资未发放所引发的争议并不受该一年期限的限制。 然而,若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出现,劳动者应当在此之后的一年之内提起劳动仲裁。 除此之外,若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导致仲裁时限被贻误,则仲裁时效应有条件地暂停,自阻碍因素得到排除之时起,仲裁时限再次开始计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多久可以申请工伤鉴定 关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现行法律法规设定了两个层次的标准: 首先,雇佣方需自工伤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起30天内主动提交相关申请; 若未能按此规定履行义务,则工伤人员或其法定监护人,以及与之具有劳动关系的工会组织有权在事故发生或被首次诊断患有职业病之日起的1年内单独或共同提出该项请求。 其次,若雇佣方未能按时按照前面所述的第一层级要求提交申请,那么工伤人员及其法定监护人和工会组织也可以在上述时间限制内提出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