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犯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1、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般只处罚其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对于其他人员通常是不予处罚的。

而具体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多久,则还需要看行为人具体的身份如何,若是首要分子则起刑点为3年有期徒刑,但要是积极参加者的话,处罚就会相对轻一些。我国刑法历来重视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做斗争,并且规定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要件是什么

在中国现行的刑法法律体系中,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有着清晰而明确的阐述。一般而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素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客体为社会秩序这一重要的法益;

其次,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集人群的方式扰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日常运作,使其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生产、经营以及教育、科研、医疗等各项活动,并由此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再次,犯罪主体为一般的自然人或法人;

最后,犯罪主观方面则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7: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