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立案与追诉标准通常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取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等四种行为之一,且涉案金额需达到人民币五千元以上但未满五万元; 其次,行为人存在恶意透支的情形,即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出规定的信用额度或规定的还款期限进行透支,并且在发卡银行对其实施两次有效催收之后,经过三个月的时间仍然未能如期偿还欠款。 其中,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在上述情况下,故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的信用额度或规定的还款期限进行透支,并且在发卡银行对其实施两次有效催收之后,经过三个月的时间仍然未能如期偿还欠款。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 〔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时尚未归还的实际透支的本金数额,不包括利息、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归还或者支付的数额,应当认定为归还实际透支的本金。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但是,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二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二、信用卡诈骗入狱后还需要还款吗 1.一旦被判定承担刑事责任,拖欠的债务仍需如数偿还,刑责丝毫不应抵消或减轻民事责任。无论是被判处何种形式的惩罚,被欠债者均有权要求欠债者归还相应款项。哪怕当事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也可能需要出售其剩余的资产来偿付其生前留下的债务。 2.法律明确指出,凡存在如下任一情况,有实施信用卡欺诈活动、且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拘役等较轻的刑罚,并需缴纳二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的罚款;若涉及到更为严重的事项,例如罪行巨大或具备其他特殊情节的,将面临五年以上直到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的罚款;然而,若涉及的情节极为严重,有可能触及到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样还要面临五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的罚款或没收财产。此类犯罪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的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并且在受到发卡银行的催收后仍未归还的行为。至于偷窃信用卡并加以利用的行为,则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相关规定,确定适当的量刑标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信用卡诈骗罪立案后怎么办 在信用卡诈骗罪被立为事件之后,涉案人员应当全力配合司法机关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倘若犯罪情节清晰明确,且证据确凿无误, 那么他们将有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制裁。对于涉案人员而言,可以考虑委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律师将会依据事件的实际情况,搜集并整理出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例如是否存在积极主动的还款意愿、是否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逾期未还等等,从而努力争取从宽处理或者减轻刑罚。至于受害者一方,他们也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详细的信用卡交易记录以及催收过程中的往来邮件等等,以便于事件能够得到顺利的审理。在整个司法程序过程中,无论是涉案人员还是受害者,亦或是司法机关,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依法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信用卡诈骗刑事立案标准主要有:使用伪造或骗取的信用卡、使用作废卡或冒用他人卡,金额5000-50000元;或恶意透支,超限或逾期未还,经银行两次催收后三月未还清。恶意透支指违法透支且未在催收后三月还款。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