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分割的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夫妻财产分割的条件有哪些 当涉及到夫妻财产分割问题时,实践中往往是在离婚阶段进行的处理。 而此类情况的成立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前提条件: 首先,如果其中一方存在诸如重婚、与他人非法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严重违反婚姻道德和法律规定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作为财产分割的依据之一; 其次,如果夫妻双方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事宜作出妥善安排,也可以视为财产分割的合法途径; 最后,如果夫妻中的某一方故意隐瞒、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甚至试图通过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方式来侵占另一方的财产权益,那么这种行为无疑构成了财产分割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夫妻财产分割法律依据是什么? 首先阐明了关于离婚财产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无论是何种情形,都必须依赖于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 只要夫妻就财产的分配问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便拥有完全的自由来最终确定财产如何分配。 没有任何一方有权利单独作出决定。 (二)男女两性在法律层面上是应该被公平对待的。 也就是说,不能存在任何性别偏见,不能因为女性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就要求她们在离婚过程中少分财产。 因此,夫妇们在处理家庭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时,必须充分法院将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财产的实际情况,以优先保证未成年子女以及妻子权益的方式做出裁决。 (四)对于为了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甚至帮助另一方完成家务等方面而付出更多努力的那方而言,离婚时有权向对方提出得到补偿的要求,对方也应当给出合理的补偿。 (五)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要照顾无辜的一方。 在处理离婚案件和财产划分时,法院通常会优先重视无辜的那一方。 接下来,是关于夫妻财产继承的相关事宜: 当夫或妻一方离世后,其生前所拥有的个人财产以及夫妻共有财产的一半将成为法定遗产。 亲生父母乃至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也都可能成为法定继承人,参与对死亡者财产的分配。 所以,在涉及离婚诉讼时,夫妻共同财产会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科学分配。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有关各项合法收入及其由此产生的各项财产和财产性权利,均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一)夫妻双方各自的工资、奖金; (二)生产和经营性收益; (三)知识产权收益: 即在婚姻期内实际取得或者可以预见其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四)遗嘱继承或者赠与所获取的财产; (五)服役军人的复员费用、自主择业费用,按照婚姻持续时间乘以年均值的所得额计算; (六)个人资金投资收益; (七)夫妻实际上取得或者预期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八)夫妻实际上取得或者预期应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夫妻财产分割法院会怎么判 在处理夫妻财产分配事宜时,法院通常按照如下所述的基本原则展开工作:第一,首先需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之间的界限。对于共同财产,一般会采取平等分摊的处理方式,当然还需同时顾及到夫妻双方在其中的奉献程度、各自的财务状况以及是否涉及孩子的抚养责任等方面的因素。举例来说,如果某一方在婚姻家庭中承担了过多的负担,或是在抚养子女方面承受了更大压力,那么法院就很可能倾向于酌情给予其更多的财产份额;反之,如果某一方因为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诸如重婚、家暴等严重过错行为发生,那么他或她可能将面临更少的财产分割比例。此外,夫妻个人财产则应被视为个人私有的资产。具体而言,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等等;而个人财产则可能涵盖婚前财产、由于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取的赔偿金等等。最后,还需要明确的是,只要夫妻二人对财产分割问题有任何书面协议,而且这个协议本身不会违背现行法律法规,那么法院通常也会尊重并支持这样的约定。总的来说,法院会根据各种复杂的情况,依据国家法律,公平公正地做出判决以解决这类问题。 夫妻财产分割常于离婚时处理,依据包括:一方重婚、非法同居、家暴、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双方协商一致的离婚及财产安排;及一方隐瞒、转移、毁损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对方权益的行为,均为重要分割依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