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立法技术
分类
解答

概念分析

  立法技术是指立法活动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有关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的技能、技巧规则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包括立法结构技术和立法语言技术。本章仅介绍宏观立法结构技术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发布的属于法律渊源的文件。

意义

1、有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

我国现行刑法典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但是,目前在我国实现罪刑法定原则中却遇到了现实的冲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立法技术上的问题。由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多义性,不完善的立法技术使人们对法律发生误解、矛盾的规定更使立法者不知所适从;而立法中有些只有假定,没有处理和制裁的规定,则使司法人员无所适从。因此,罪刑法定必须是罪刑的明确、唯一的规定,否则,罪刑法定只是形式上的,实际上还是由人定。

2、有利于执法统一。

立法技术上的问题,使刑法中很多问题的界定和判断交给了法官。法官不是立法者,立法技术上的缺陷,造成了立法权的旁落,也导致了执法上的混乱,“执法必严”就必然有了水分。只有改进立法技术,才能使执法者对法律有统一的理解。

3、有利于公民理解和掌握法律。

我国现行刑法的技术上的缺陷,使法律专家也对某些问题上的理解众说纷纭。“立法者的谦虚成了理论界的骄傲”。因此,我国刑法在立法技术上应充分尊重我国公民文化素质的现实,在协调统一的同时,还要能明确、易懂,在用法上是充分尊重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和含义,使刑法能够真正“布之于百姓”。

罪刑法定明确性原则

    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对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处以何种刑罚由刑法条文明确予以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为刑。明确性作为罪刑法定主义之“法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成为罪刑法定主义的重要派生原则。

立法技术相关词条

  • 立法宗旨

    指立法的根本目的。

  •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内容:1.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2.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

  • 行政立法权

    行政立法的权限是指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的范围和程度,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在立法权上的关系,也表现为行政机关之间关于行政立法权的分工和界限。

  • 立法

    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变动法这种特殊社会规范的活动。

  • 立法原则

    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 立法指导思想

    是观念化抽象化的立法原则,是为立法活动指明方向的理性认识和重要理论依据。

  • 立法体制

    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的运行,立法权的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

  • 立法程序

    是立法主体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律步骤和方法。

  • 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制定法律机关作出的,为使法律准确适用对其条款的立法含义的明确说明。指凡有立法权的机关对它制定法律或法规的解释既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它制定的法律的解释,也包括国务院对它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解释,以及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 立法体系

    或称为制定法体系,指一国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整体。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