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信罪需要赔偿损失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赔偿 |
解答 |
一、帮信罪需要赔偿损失吗 在处理“帮信”罪案时,犯罪嫌疑人有时需要承担赔偿损失之责。若其犯罪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伤,则受害者享有向犯罪嫌疑人索赔的法定权益。在法律实践视野内,赔偿损失往往成为法官减轻刑罚的一个考量依据。例如,倘若犯罪嫌疑人借助协助他人实施网络犯罪活动,致使受害者的财产蒙受损失,那么犯罪嫌疑人便应对此部分损失负有赔偿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 【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处理“帮信”罪案中,犯罪嫌疑人对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负有赔偿责任。受害者有权依法索赔。赔偿损失常作为法官减轻刑罚的考量。如犯罪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嫌疑人需赔偿。 二、帮信罪需要开庭吗 在接受到公安机关交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后,人民法院经过仔细核查和研判之后,如果发现在诉状中所含有的指控犯罪事实明确无误的话,那么该院应该依法决定举行开庭审判程序。 因此,只要是具备应开庭审判的法定要件的刑事案件,都必定会被依法安排进行庭审并作出判决。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秉持公开原则进行。 然而针对某些特定情形,比如有关国家机密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则不宜公开审理; 另一方面,假如案件涉及商业机密且被告方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经法院批准也可实行非公开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三、帮信罪需要多少金额才能定罪 在不同地区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对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定罪金额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然而,根据普遍适用的标准,只要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便可认定涉案人员构成帮信罪:首先,若有三个以上的受害者受到其协助行为的影响;其次,若涉及到的支付结算金额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再者,如果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的资金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此外,若违法所得超过了一万元人民币;或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或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在此之后再次参与此类犯罪活动;最后,如果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发生;以及,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定罪金额标准应以当地司法机关的相关规定为准。 处理“帮信”罪案中,犯罪嫌疑人对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负有赔偿责任。受害者有权依法索赔。赔偿损失常作为法官减轻刑罚的考量。如犯罪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嫌疑人需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