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资诈骗罪有什么规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集资诈骗罪有什么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其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欺骗性的手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集资诈骗罪的核心特征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着非法占有集资款项的意图,同时在客观方面也确实实施了通过诈骗手法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要判定某项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需要全面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集资的方式、所筹集资金的具体用途以及对这些资金的处理等等。关于集资诈骗罪的惩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若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处罚,同样需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单位从事此类行为的,还将对该单位处以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集资诈骗罪可以假释吗 倘若在收集资金骗局案件中,犯罪者满足法定的假释适用条件,同时能展现出对监管制度的认真遵守,积极参与教育改造项目以体现其真实的悔过之意,并且办理假释期间不会再次陷入犯罪风险的行列,则可以考虑进行假释。 然而,以下两种情况是不符合假释申请要求的: 1.对于累犯的罪犯,是不能给予假释的,这个规定旨在阻止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中危害公民的安全; 2.对于因涉及故意杀害、强奸、抢劫、绑架、纵火、爆破、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暴力性的严重犯罪行为而被判刑期为十年和无期徒刑的罪犯,也是无可辨驳地不能获得假释的。 关于已经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国家设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来确保他们的行为规范。 首先,他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接受有效的监督管理; 其次,他们需要根据监管机构的具体要求,报告自己的日常活动状况; 同时,他们也必须遵守监管机构制定的会见客人的相关规定; 最后,如果要离开现在生活的市、县去往外地或迁居别处,也都需经过监管机关的批准才能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集资诈骗罪判多少年 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非法集资,金额达标的行为。核心是主观意图和客观诈骗行为。判定是否构成犯罪需考虑多因素。根据刑法,犯罪者可被判三年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还将对单位及负责人处罚。 四、集资诈骗罪有什么责任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基本上由犯罪涉及的金额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来决定。对于个人实施的集资诈骗行为,倘若涉及到的金额超过10万元人民币,将会面临最高为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是拘役制裁,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款,罚款金额在2万元至20万元之间;如果涉及的金额超过30万元人民币,那么将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要承担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涉案金额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则可能被判定为重罪并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是无期徒刑,同时也需要承担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没收部分财产作为惩罚。若单位故意参与了集资诈骗活动,那么将被判处罚款的同时,对于那些负有直接领导职责的主管人员以及相关的其他责任人员,也同样需要按照上述针对个人所定下的刑法标准进行处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实际的量刑结果往往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手段、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否积极退还赃款等多方面因素。 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非法集资,金额达标的行为。核心是主观意图和客观诈骗行为。判定是否构成犯罪需考虑多因素。根据刑法,犯罪者可被判三年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还将对单位及负责人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