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纠纷
租赁合同纠纷,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发生的有关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有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生效,该法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依据。
问题 | 企业出售合同纠纷诉讼 |
分类 | |
解答 |
![]() 一、概念企业出售合同纠纷,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出售其企业所有权过程中,企业出售方和购买方基于企业出售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发生的民事纠纷。 企业出售是指双方协议将企业的所有权,而并非仅仅是经营权,转移给受让人的法律行为。通常是将企业的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等一系列事项一并转让给受让人。一般为国有小型企业出售,这是深化国企改革中出台的一项举措。企业出售方和购买方基于企业出售合同成立、效力、履行等发生的纠纷,即为企业出售合同纠纷。 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企业出售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法律适用处理企业出售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髙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29条,《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 行办法》第2条、第4条,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四、注意问题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不同于一般买卖合同,有其特殊性和政策性。根据《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第2条的规定:“出售国有企业产权,应由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在目前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地方,哪些小企业产权需要出售,应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决定。”其第4条还规定:“国有小企业的产权原则上都可以出售。当前,出售的重点是下列三种类型的企业权:(一)资不抵债和接近破产的企业;(二)长期经营不善,连续多年亏损或微利的企业;(三)为了优化结构,当地政府认为需要出售产权的企业。”由此可见,国有小企业.的出售需要经过政府审批。鉴于小型国有企业出售涉及对国有资产的处理和职工安置问题,必须要经过特殊程序的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明确了审批和批准是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合同的生效要件。还应注意企业出售合同纠纷与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纠纷和挂靠经营合同纠纷的区别,企业出售转移的是企业的所有权,而非经营权。《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还规定:“已经实行承包或租赁的企业,一般应在承包或租赁期满后再行出售产权。对经营不善或确有必要出售的承包或租赁企业,应按法律程序,先中止承包或租赁合同,再进行出售。” 企业出售合同纠纷诉讼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