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当得利的认定时效及诉讼时效是多久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一、不当得利的认定时效及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全面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其第八条明确规定了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限应自当事人得知或有必要得知不当得利具体事实及其对手方当事人之日开始计算。 而根据一般的法律原理和实践经验来看,诉讼时效的确立时间点皆为人们掌握自身权利遭受侵害的那天起开始计算。 在涉及不当得利的相关案件中,当事人若能得知有关不当得利的具体情况,即可理解到自己所拥有的权益已受到了损害; 同时,明确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身份,也便于向特定人士请求偿还不当所得财产。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不当得利的人是侵占罪吗 事实上,不当得利与侵占罪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当得利描述的是一种在未获任何法定权利支持下获取了他人的财产利益,给他人带来了相应的损失的现象,这类情形往往牵涉到民事领域内的法律关系。针对这类现象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返还原物或赔偿相关损失以达到重建受损害的权益平衡的目的。相比之下,侵占罪则是指未经授权擅自将他人委托保管的物品据为己有,或者将他人遗失物、埋藏物非法占有并拒绝归还,且其所占有的金额达到了一定标准,这种行为便构成了刑事犯罪。因此,这两种行为的性质截然不同,处理方式自然也各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最新司法规定,关于返还不当得利问题的诉讼时效,应自相关公众了解到不当得利案件的事实及涉案主体之日起开始计算。然而,在通常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点应当自当事人实质性的权益遭受侵害之日起计。一旦当事人觉察并确认了对方的身份,便意味着其权益已经受到了实质性损害,此时他们便有权利向特定的责任人提出要求,要求其归还不当获得的利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