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都不负刑事责任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都不负刑事责任

并非所有的未成年罪犯都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具体情况作出详细描述:

第一,年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犯下危害性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对于那些年龄介于十四至十六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等八种重大罪行中涉及其中之一的话,也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惩戒这八类犯罪行为是要求指控犯罪者所触犯的罪名,而非指代其具体实施的罪行,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了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从而表现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及情绪的自我掌控能力尚显不足的特征。

第三,倘若年满十二至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行中酿成死亡后果,或者使用极端残酷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者,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最终审核批准后,他们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未成年人犯强奸罪能判缓刑吗

在刑事审判实践过程中,对于犯有强奸罪行的被告者,一般情况下法院并不会选择适用缓刑制度来进行判决。主要原因在于强奸罪的量刑底线较高,最低程度的处罚都至少需要处以三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远远超出了缓刑制度的适用范畴。相反地,缓刑制度则更适用于那些被判处在监禁期间执行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他们的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和悔过自新表现,如果法官认为对这些罪犯实施缓刑可以避免他们再次对社会产生危害,那么他们才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判决。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款,已满16周岁的青少年在从事任何具有人身安全隐患的行为时,均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即便针对的是年仅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他们触及故意杀人、重伤等严重犯罪问题时,也需要对此担当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会充分考虑到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这一特殊情况。然而,对于年龄段介于12至14周岁的未成年群体来说,倘若他们蓄意杀人、造成他人死亡或是严重残废的行为极其恶劣的话,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严格审批程序后,仍然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这种情形既彰显了法律的适度严厉之处,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性化的全面考量。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