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分类 行政类-行政诉讼
解答

一、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在我国,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设定为六个月,除非法律另有特别规定。

2、依据现行法律条文规定,涉及不动产问题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须自该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满二十年后方可提出;至于其余类别的行政诉讼案件,则需自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超出五年才可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寻求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首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当公民向行政部门提出复议请求时,复议机构必须于收到申请书之日起的两月内作出明确的决定。同时,若法律或法规有另外的规定,则应遵循相应的条款。如果公民对复议机构做出的决定持有异议,可以在接到复议结果通知书之日起的十五天内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申请。其次,当公民、法人或是其他组织决定采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权时,应该在得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的六个月内提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3: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