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绑架罪是指行为人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通过暴力手段强制控制并依法扣留人质的行为。 本罪所保护的核心权益既包括人质的人身自由权利,同时也兼顾其生命安全; 而且绑架罪的构成本身及犯罪完成均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在行为构成方面,只要行为人怀揣威胁他人的意图,即完成了对其实力性的控制,那么绑架罪便已形成。 其次,当行为人已经成功地通过实力掌控了人质,也就意味着绑架罪已然达成既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与非法拘禁罪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非法拘禁罪,它是指未经合法许可,施加禁锢、封闭等强制措施,从而直接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法律行为。 这个罪行侵犯的法律权益则是公民个人的人身自由权。 需要强调的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1.犯罪目的有所不同。 绑架罪的作恶动机务必要是为了谋求财物或者其他非法利益,而非法拘禁罪一般没有这样的犯罪目的。 2.行为方式也存在着差别。 绑架罪的实行方式只允许采取积极作为的方式进行,但非法拘禁罪的实施途径不仅可以是主动出击,也可以采取消极的不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怎样区分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地区分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首先,从主观要件来看,非法拘禁罪并未对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做出明确规定,而绑架罪则必须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非法需求为其犯罪目的。 其次,从法定性角度分析,非法拘禁罪若采用暴力手段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但不得判处死刑; 然而,对于绑架罪而言,如果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则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绑架罪是指行为人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通过暴力手段强制控制并依法扣留人质的行为。 本罪所保护的核心权益既包括人质的人身自由权利,同时也兼顾其生命安全; 而且绑架罪的构成本身及犯罪完成均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在行为构成方面,只要行为人怀揣威胁他人的意图,即完成了对其实力性的控制,那么绑架罪便已形成。 其次,当行为人已经成功地通过实力掌控了人质,也就意味着绑架罪已然达成既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与非法拘禁罪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非法拘禁罪,它是指未经合法许可,施加禁锢、封闭等强制措施,从而直接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法律行为。 这个罪行侵犯的法律权益则是公民个人的人身自由权。 需要强调的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1.犯罪目的有所不同。 绑架罪的作恶动机务必要是为了谋求财物或者其他非法利益,而非法拘禁罪一般没有这样的犯罪目的。 2.行为方式也存在着差别。 绑架罪的实行方式只允许采取积极作为的方式进行,但非法拘禁罪的实施途径不仅可以是主动出击,也可以采取消极的不作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