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定恶意透支罪的标准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认定恶意透支罪的标准有哪些 在信用卡欠款问题上,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欠债者必须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其所行使的透支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定的限额或期限。 其次,这笔欠款经过发卡银行进行两次有效的催收后,如果拖欠时间超过了三个月仍旧没有归还的话,便可以被定义为恶意透支。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欠款金额如果较大,也会被判定为恶意透支。具体来讲,若欠款的金数额达到五万元及以上,但未满五十万元,则应当被视为“数额较大”的恶意透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能怎么取证 (1)关于卡银行对恶意透支行为所提交的有效投诉材料,通常涵盖了申请信用卡的时间以及恶意透支行为启动的时点,同时还会详细汇报截止到报案日为止拖欠未偿还的本金金额、利息金额以及滞纳金总额等重要事项; (2)相关涉案人员的信用卡申请和注册资料; (3)违法嫌疑人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每笔交易明细数据; (4)卡银行在贷款催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记录文件; (5)犯罪嫌疑人在疑似被诈骗过程中所提取现金所得的所有凭证材料。《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三、认定恶意透支的情形有哪些种类和情形不包括 所谓恶意透支,系指信用卡持有者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超越现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较大额度或较长时期的透支,且该行为在发卡行所提供的两次书面催告之后未能在三个月之内得到有效的偿还。 为此类性质的透支行为进行界定时,应当包括下述几种情况:明知自身无还款能力却仍然大量透支,导致无法偿还;肆意挥霍透支所得资金,同样导致无法偿还;透支后选择逃匿、更改联系方式,逃避银行的追讨;从透支款项中抽出、转移资金,将财产伪装起来,逃避还款义务;利用透支的资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其他严重非法占有资金,且拒绝偿还的情形。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一旦恶意透支行为被判定构成犯罪,相关人员将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透支行为都可被视为“恶意”,例如:存在足够的证据证实持卡人的确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的合理解释性的透支行为,如因治疗疾病、救灾等突发事件的需要而临时透支,并在事后能够及时地予以偿还等。 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构成犯罪的恶意透支事例,涉案者将会依照法律法规受到相应的惩罚。 信用卡欠款中,恶意透支定义需满足:非法占有目的,透支超限额或期限;经银行两次有效催收,逾期超三月未还;且欠款数额较大,如五万元以上至五十万元以下,即视为“数额较大”的恶意透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