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分类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解答

一、医疗事故责任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关于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此类案件,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其诉讼时效为三年。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从患者明确知晓或应当清楚自身所受损害及其对应责任人之日开始计算。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若患者选择向相关部门寻求权利救济,则诉讼时效将被视为中断,自此之后,诉讼时效期间将从相关程序终结之时起重新进行计算。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及时获取并妥善储存各项相关证据,以便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有几种范围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之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以及轻微责任。其中,完全责任即指医疗事故所导致的损害后果全部源于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主要责任则表示损害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医疗过失行为所引发的;次要责任呢,则是指损害后果并非全然由医疗过失行为所引发,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于轻微责任,则是指损害后果仅有极小部分源自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患者或家属需向医疗机构正式投诉。医疗机构应依法调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若不满意,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部门将组织专家评估,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恰当及与损害后果的关联,最终公正认定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诉讼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在实际情况中,要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5: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