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需要注意哪些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需要注意哪些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对交通肇事罪进行研究时,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首先,应明晰该罪行与普通违法行为之间的界定标准:这主要需要考察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无明显的过错表现,以及其行为是否涉及众多的交通违规现象,从而引起了何等严重的危害结果。 其次,需要明确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相关罪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若行为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并因此导致了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造成了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失,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如果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那么其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倘若行为人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那么其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能先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道路交通事故的受侵害者,他们享有选择独立提起民事诉讼以获取经济赔偿的权益,同时还可选择将其列为伴随刑事诉讼程序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主体,同样具有主张经济赔偿的权利。 若因为被告人的恶性犯罪行为而蒙受到了实质性的物质损失,那么他们便在整个刑事审判过程中有权利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但当被害人不幸离世或失去行为能力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和近亲也有权代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再者,若是涉及到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在提出刑事公诉之时,亦有权力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交通肇事罪无谅解书判刑多少年 在刑事法律中,针对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并不仅仅依据于是否获得受害人家属或其他公众的谅解书,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未能得到受害人家属或公众的谅解书,并在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后,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最终造成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导致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那么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而倘若在此基础上,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端恶劣的情节,那么其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则其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然而,具体的量刑还要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事故责任的确认、人员伤亡状况、行为人的坦诚认罪态度以及是否主动自首等。 研究交通肇事罪需注意:明确罪行与普通违法界限,考虑行为人主观过错及交通违规情况;区分与其他相关罪名;法律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致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特殊情况,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