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资诈骗罪是否可以判死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集资诈骗罪是否可以判死 集资诈骗罪能否判处死刑? 在我国司法体系中,集资诈骗罪已然明确规定不能判处死刑,其法定最高刑罚便为无期徒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行为人构成本犯罪的前提必须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及实施了“使用诈骗等手段进行非法集资”这两大要素,且涉案金额需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或“数额巨大”。相应地,针对不同情节与规模的此类犯罪分子,法院将依法作出对应的判决,即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外加罚金处罚;而如果涉及到“数额巨大”甚至更为严重的情节,则会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重判,并且需要附加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是如何认定的 从以下几个视角深入剖析非法占有的意图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来分析金融融资方式这一角度。 在集资诈骗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们通常不会关注投资本金和利息的实际作用可行性,为了博得受害者们的信任,他们常常以高昂的利息作为诱饵进行欺诈。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融资成本通常高于一般的营利性公司,甚至超过了自身能够承受的实际盈利范围。 其次,在融资规模层面进行探讨。 实际上,有少量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暂时无法正常运行。 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下去,他们可能会设定高获利以此吸引社会大众提供资金。 然而,这些企业的融资规模通常非常有限且是临时性的,而集资诈骗行为则常常没有明确设定融资规模的上限,并且这类行为也通常持续较长的时间。 第三,从资金流动方向予以深入考究。 假如集资所得资金经过个人账户的流转,并未能进入企业的公共账户,或者尽管进入了企业公共账户,但是很快便被抽逃或者转移,并没有真正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甚至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得无法偿还集资本息,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推定该行为人存在着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企图。 第四,对投入的投资项目进行详细审查。 假设融资的项目全然虚假,或者即便投资项目确确实实存在,但是其资金缺口却很难补足,难以满足筹集资金的规模需求,以及盈利水平远不及融资成本,这都说明了该集资行为所有者对所吸收的资金并无完全偿还本息的现实可能。 因此,该投资行为此时可以被视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在此种情况下,单位同样可以成为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然而,即使在单位实施此种犯罪行为的情境中,不仅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刑,还需要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成员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执行具体的量刑时,我们不应仅仅以集资诈骗的金额为唯一依据,更要综合考量欺诈手法、欺诈次数、危害结果等等多重因素。《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集资诈骗罪立案以涉案金额量刑吗 集资诈骗活动的立案及其相应的量刑标准,均与其涉案金额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并非决定性的考量标准。就立案而言,应当注意到的是,涉及个人参与的集资诈骗行为,其涉案金额若达到人民币10万元以上,而涉及单位组织的集资诈骗行为,其涉案金额则需达到人民币50万元以上,方可启动刑事事件的调查与起诉程序。在进行量刑时,需要审慎权衡众多复杂的因素,包括涉案金额、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罪犯的犯罪主观故意以及由此导致的危害后果等等。通常情况下,对于数额较小的违法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的严厉惩罚。然而,当涉案金额较大,犯罪情节较为恶劣或存在其他严重情形时,当事人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监禁,最低五年,最高可达十年不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时,嫌疑人甚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者终身不得从事任何职业。因此,虽然涉案金额理所当然地成为衡量个股犯罪严重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它各类情节同样是决定最终量刑结果的关键要素。 集资诈骗罪在我国不能判处死刑,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该罪需满足非法占有为目的和使用诈骗手段集资两大要素,并视涉案金额大小分别定罪。法院依法判决,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