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包括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
解答 |
一、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包括哪些 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若有溯及力,自签约至解除期间的权利义务要重新审视处理,已履行部分如财产退返、损失赔偿需复原。但持续性合同解除通常无溯及力,只影响未来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的承担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合同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通常按约定执行,如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等。未约定的,守约方可主张因对方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但需提供充分证据。 对于违约金,一般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可请求法院适当减少,过低可请求增加。同时,解除合同并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权利,即除违约金外,还可主张其他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 总之,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的承担要依据合同约定及实际损失情况综合确定,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具体而言,如直接损失,如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等;间接损失,如可得利益损失,包括生产经营利润损失、为获取合同利益而支出的费用等。同时,若一方在合同解除后未尽到减损义务,扩大的损失部分不得要求赔偿。总之,损害赔偿范围需根据具体合同情况及违约行为来确定,以公平合理为原则,保障守约方的合法权益。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如果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那么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回溯到合同成立之初的状态。这意味着已经履行的部分可能需要恢复原状,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继续性合同(如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合同解除通常不具有溯及力,仅对未来的效力产生影响。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