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罪谁去起诉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故意伤害罪谁去起诉怎么判 故意伤害罪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受害者本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前往公安部门进行报警处理的,然后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出公诉请求。当法院对受害者所受之伤作判定时,会依据伤害程度来决定量刑标准。若受害者所受之伤为轻伤,那么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若受害者所受之伤为重伤,那么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而对于那些使用极其残忍手段导致受害者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是什么犯 第一项所述,交通肇事罪系指过失导致并危及广大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犯罪,具体表现为违反相关交通法律法规,从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最终致使他人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丧失生命,则行为人须为此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明确规定,对于此种肇事罪行,设三个层次分明的刑罚等级(即量刑档次)以期达到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的目的。 在此基础之上,任何犯罪分子若触犯交通肇事罪,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处罚。 然而,若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肇事后潜逃,或者在犯罪行为中展现出其它极其恶劣的情节,其接受的刑罚便会更加严格,即在原有刑期3年至7年间进行追加惩罚。 更进一步讲,如果由于潜逃行为使得被害人不幸身亡,那末犯罪嫌疑人的刑期将升格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而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者仅属少数情况)。《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不谅解可以缓刑吗 在故意伤害案中,若未能取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获得缓刑判决的几率将相对降低,然而并不能排除此类情况的发生。受到缓刑适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犯罪情节的轻重程度、罪犯是否具有诚挚的悔过之意、再次犯罪的风险是否较小以及对其所在社区是否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等等。倘若犯罪行为所导致的伤害结果并不严重,被告方积极进行赔偿却未能得到受害者的谅解,并且能够充分证明自身具备真挚的悔罪态度,同时经过评估后发现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低,对社区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么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然而,通常情况下,获取受害者的谅解无疑是争取缓刑的关键有利条件,而未能达成这一点将会加大缓刑的难度。 故意伤害罪多由受害者或其家属报警,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根据伤害程度量刑,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极残忍手段致重伤并残疾者,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