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程序需要多长时间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劳动仲裁程序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之规定,劳动仲裁程序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受仲裁申请之日开始计算,应当在四十五个自然日内完成整个流程。 然而,对于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需要延长的期限也不能超过十五个自然日。换言之,在正常情况下,劳动仲裁机构将在四十五个自然日内对相关争议做出裁决,且最长的处理时长不会超过六十个自然日。但是,若涉及到需要进行鉴定或其他特殊情形,则可能导致仲裁周期相应地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劳动仲裁程序完成大概需多久时间 劳动仲裁程序一般需45日,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日。从立案之日起,仲裁庭应在45日内结案。受理仲裁申请的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5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若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总之,劳动仲裁程序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常在45至60日左右。 三、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如何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若单位未履行裁决,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执行申请书、裁决书等相关材料。法院会对单位的财产进行调查,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划拨存款、拍卖房产等。若单位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等,以促使其履行义务。在执行过程中,双方也可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法院会根据协议内容执行。总之,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依据劳动法规,劳动仲裁自受理之日起,须在45日内完成,复杂案件可延长至多15日,即最长60日内裁决。但如遇鉴定等特殊情形,仲裁周期可能相应延长。确保公正高效解决劳动争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