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步骤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步骤 在此之前,请先备妥相应的仲裁申请书,详尽列明阁下诉讼请求事项,明确阐述事实依据及逻辑论证。 同时,应当积极收集并整合所有与支持阁下诉讼主张有关的关键证据,诸如劳动合同、工资清单以及考勤记录等各类文件资料。紧接着,将上述精心准备的申请书和相关证据递交至具有该案管辖权的劳动仲裁机构。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仲裁机构将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审理工作,明确具体开庭日期,并提前给予阁下正式通告。到了开庭当日,务必清晰且有力地表述阁下的观点及其所掌握的相关证据。 最后,请耐心等待仲裁结果的出炉,通常情况下,仲裁结果将在规定期限内依法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劳动仲裁时效如何计算? 劳动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例如,员工A于2020年1月被公司拖欠工资,其在2021年1月前未主张权利,2021年2月才申请劳动仲裁,此时可能因超过一年仲裁时效而面临不被支持的风险。又如员工B于2020年1月入职公司,2021年1月离职,离职后发现公司拖欠2020年7月至12月工资,那么其应在2022年1月前申请劳动仲裁。 三、劳动仲裁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劳动仲裁的赔偿标准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工资标准通常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总之,具体赔偿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请备齐仲裁申请书,详述诉求、事实与理由。搜集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等关键证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机构。机构将适时审理,通知开庭。开庭时,清晰陈述观点与证据。耐心等待仲裁结果公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