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触犯网络诈骗能判多少年? |
分类 | 互联网纠纷-网络诈骗纠纷 |
解答 |
如今,不法分子利用虚构银行网站、发送购物链接,冒充好友聊天进行诈骗的情况非常普遍,网络诈骗给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按照法律规定,诈骗金额达到两千元即构成犯罪,法院会根据诈骗金额做出判决。那么网络诈骗能判多少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讲一讲。 一、网络诈骗能判多少年? 参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二、网络诈骗常用手段有哪些? 1、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他们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2、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如果客户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3、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当人们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上网时,网吧电脑内有可能预先埋伏了木马程序,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被窃。 4、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通过试探个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测出人们的密码。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触犯诈骗罪,按照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法院可以对案件当事人处以拘役、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处罚,并处罚金。具体到网络诈骗能判多少年,这个得结合具体案情分析,诈骗金额是影响到刑期的最主要因素,像诈骗金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巨大,应当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