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离职后非法倒卖公司财产怎么处理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关系 |
解答 |
一、员工离职后非法倒卖公司财产怎么处理 员工离职后涉嫌非法处置公司资产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截至当前,中国尚未设立非法转移公司资产罪这一罪名。相类似的犯罪行为被概括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通常情况下,该罪行是指在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法律效力判定或裁决之后,被告方具备履行能力却故意拒绝执行且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对于这类具有履行能力但却故意拒绝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事处罚;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员工离职后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劳动关系实情,这就需要提供诸如工资单、考勤记录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等证据加以证实。其次,针对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不法行为,我们有权利与其负责人或管理层进行商榷并提出合理诉求,即要求用人单位尽快填补所拖欠的工资。假如经双方交谈后仍无法达成共识,那么就需要携带相关佐证材料前往当地劳动局进行投诉,或者径直前往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无论是针对拖欠工资的投诉还是寻找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帮助都是合法合理的途径。然而,若在实际生活中遭遇类似问题且通过上述做法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抑或是拖欠工资的金额较大,那么寻求律师的法律援助进行诉讼可能是更为有效的选择。只有通过法庭诉讼,才能维护您个人的权益并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款。《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如果是无故超过双方约定或单方决定的日期支付工资的,或者没有超过规定的日期但是未足额支付工资的,都属于拖欠工资,违反了上述劳动法规的规定。 三、员工离职后发现职务侵占怎么办 职务侵占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针对离职员工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的问题,首要步骤当属搜集确凿的证据材料,诸如详细的财务凭证、业务档案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证词,借以证实侵占行为及其具体的数额。倘若证据充足的话,紧接着便可以向当地的公安部门进行举报,他们会依据所获取的证据展开深入细致的立案调查工作。假如被侵占的财物价值达到了刑事事件的立案标准,那么涉事人员将会面临刑事追责。在民事层面上,公司有权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该名员工归还所有被侵占的资产,并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民事诉讼程序往往受到时效性的制约,通常为期三年。此外,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证据的充分性与合法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员工离职后涉嫌非法处置公司资产,虽我国尚未设立相关罪名,但可依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该罪行指被告方在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生效后,故意拒绝执行且情节严重。对此,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