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用途违法,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办 |
分类 |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
解答 |
一、借款用途违法,借款合同无效怎么办 在因借款用途不当而致使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作为出借方,有权利依法要求借款人归还借款的本金部分。这是因为,由于合同的失效性,当事人双方通过此项合同获取的任何形式的利益都必须被归还,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此外,对于借款期限内所产生的利息部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支持其主张。这是因为,一旦合同被判定为无效,那么其中有关利息的约定也就自然失去了法律上的约束力和保护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借款用途违法怎么处理 关于借款用途违法的处理策略相对比较繁杂,这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假如出借人在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用于非法活动时,却依然出借了资金,这种借贷行为就有可能不会受到法律的任何保护,甚至连出借人都有可能需要承担起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责任。反观借款方,他们如果利用这些借款从事于国家法律禁止的非法活动,他们除了需要自行承受由违法活动引发的法律后果外,更有可能被告知借款行为属于无效。此外,假如向公众进行募集资金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涉及的借款金额还有可能会被国家依法予以追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三、借款用途违法怎么处理方法 针对资金用途存在非法性质的情况,处理方式会依据详细的状况而有所变化。通常而言,若借款人在获得借款之际就已经明确了这些资金的使用目的为不法行为,那么此项借款协议也将极有可能被视为无效。一旦借款协议被宣布无效,则双方必须得重新归还他们因这份合约而获取到的相关财产;若无法如约偿还或者无需进行偿付,则需通过评估后作出合适的价格补偿。倘若有责任方存在过失,他们便需对由该失职行为引起的对方财务上的损失负责赔偿;同时,涉及违约行为的各方亦需要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借款用途不当导致借款合同无效时,出借方可要求借款人归还本金。合同失效后,双方通过合同获取的利益需归还,以维护市场秩序。借款期限内的利息部分,通常不支持主张,因合同无效后,利息约定失去法律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