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土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土地犯罪案件的立案准则及相关规定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案件的立案门槛在于: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若有人擅自占据了大面积的基本农田,其数量达到了相当规模;若占用的耕地面积达到十英亩以上,但不包括基本农田;甚至单一种类或总计占用的防护林地与特种用途林地总面积超过五英亩,以及占用其他类型的农田用地量也较庞大; 此外,在改变了所占用的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导致了大量耕地、林地等农用土地遭受严重毁损,凡此种种情况,均需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处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七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 (二)非法占用防护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单种或者合计五亩以上的; (三)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亩以上的; (四)非法占用本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林地,其中一项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两项数量合计达到该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的; (五)非法占用其他农用地数量较大的情形。 二、土地行政案件转为刑事案件的标准是? 土地行政案件转为刑事案件通常需满足以下标准:一是违法情节严重,如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且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二是涉嫌犯罪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相关罪名,如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等;三是经过法定程序,由相关行政机关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经过立案侦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标准,土地行政案件才可能转为刑事案件进行进一步的司法处理。 三、土地民事纠纷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土地民事纠纷案件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土地民事纠纷可能适用不同的诉讼时效规定,如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诉讼时效等。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形来确定。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立案标准:擅自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较大、或耕地面积十英亩以上但非基本农田、或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五英亩以上、或其他农田用地量大且改变用途导致大量农用土地严重毁损。符合上述任一情形,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