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管制法定量刑期是多久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管制法定量刑期是多久 管制刑的法定量刑期限究竟是多久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管制刑期通常为三个月至两年之间,然而当这种刑罚与其他犯罪行为合并处罚时,最大刑期则限定为不超过三年。关于刑期的起算点,是从判决正式被执行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在这之前,若已被先行羁押,则每一天的拘留都可以折合为管制刑期中的两天。管制,是我国刑事法中所设立的一种量刑方式。在这种制度下,罪犯不会被收监关押,但是他们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限制,必须接受社区矫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被判管制的罪犯依旧要在原来的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继续工作或劳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应该和其他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 《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二、管制期间违反规定如何处理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在管制期间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撤销管制,执行原判刑罚,甚至可能被数罪并罚。例如,若管制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就会被撤销管制。具体的处理方式需根据违反规定的情节轻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一般来说,执行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总之,在管制期间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三、管制缓刑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管制期间需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缓刑期间需遵守: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总之,管制和缓刑期间都强调服从监管、遵守规定,以确保刑罚的执行和罪犯的改造效果,如有违反可能会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 管制刑的法定刑期为三个月至两年,合并处罚时不超过三年,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管制指不关押罪犯,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罪犯可留原单位或居住地工作,享同等薪酬。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